翌日,城外青松岗上,万灵冢初成。
李逵亲自跪于一一将士灵牌之前,焚香、奠酒、洒土、送铭。
他手中白卷写满名字,却早已记不清每一张面孔。他只知,那一夜,站在他身前、身后、左右的兄弟,不顾生死,只为守一座山,一面旗,一个信念。
“雷水、周铎、林峻、范冲、夏行舟……”
“你们,李逵记得。”
焚香如雾,绕他白发。
“从今日起,李逵守城,守你们血所洒之地,若再有邪魂之孽来犯,踏我傲来半步”
他拔刀,横断前松,削为立碑:
“便叫此山,再无归路!”
松岗立碑之后,李逵三日不归营。傲来百姓夜见岗上孤影对月,长跪不语,似祭英灵,又似自省。
而他终于归家的那一日,天正细雨,柳色新青。
李家老屋,仍是那方青砖小院,门前小狗,闻声飞扑,绕他欢跃不止。
“回来了……”
门扉吱呀轻响,母亲宁皓月一身素衣立于檐下,脸上无喜无悲,只是默默看他。
“孩儿……回来了。”
她伸出手,轻轻拨开他前额的血迹与泥污,却在碰到那一缕白发时,泪水终于滚落而下。
李逵扑通跪下,头埋入母亲怀中。
“孩儿……未能护住所有人。”
宁皓月只是抚他,轻声道:“你已尽力。”
父亲李二则站在屋后,不发一语,只将一套墨金色机甲图纸缓缓展出,铺在石桌之上。
“你为帝国守土为家,我为你重铸护甲。若他日你再入战场,便是百邪归墟,也不能伤你分毫。”
数月后,青蛊岭设立“傲英堂”,铭刻死者姓名,设魂灯百盏,长明不灭。
李逵未复任将帅,只求调任傲来城魂殿总教官之职,亲自训练新兵。他衣衫素净,神情寡淡,却不怒自威,操场上只一道令下,千人肃立。
他每日仍会独行至青松岗,立于碑前。
有人曾劝:“李将军,大仇已报,可不必日日赴此。”
李逵只答:“若我不来,谁记得他们?”
后人传之,李逵为将,威震一域,却常披素衣祭灵,以忠烈之名镇守傲来四十年,号“青松魂将”。
青松岗碑,后世朝代不息,魂灯不灭。
碑上石字四行:
忠魂不灭,热血犹新。
忆昔青蛊,一夜残军。
少年守地,万骨为邻。
英魂归土,我辈当循。
(第246章到此结束,感谢观看)
第2413章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